沈渺小心地提起裙子,走到池塘边观望四周。
眼前这废塘约莫有一亩大小,周遭满是荻草,这个时节已大多叶枯茎折,风吹过,荻花瑟瑟纷扬,飘落在岸石和泥淖之间。沈渺只站了一会儿,身上便沾了不少。
塘边的浅水,杂物浮泛,还浮着几条翻了肚的鱼尸,藻荇交缠,显得了无生气。
沈渺的确想买几亩地。
汴京城郊的地不敢肖想,她便将主意打到了周遭村镇之中。
这也是白老三一来相请,她明知去白家烤全羊挣不了几贯钱也一口答应的缘由之一。
“老燕州烤鸭”上市这么几个月,已点燃了汴京人对炙鸭的热情,但沈渺每日只能烤二十只,有一个原因是烤鸭炉子暂时只有一个,她已经去定了第二只,还没出窑;但炉子不是最紧要的,主要是没鸭子了!
汴京城周边鸭场能供应的“小白鸭”不足,李婶娘这些日子把腿都跑细了,才勉强凑齐一日二十只符合要求的鸭,已向她抱怨好几回了,问能不能买本地那绿头麻鸭。
汴京城里外,养猪羊的要比养鸡鸭的多,而且,此时本地的鸭多为从野鸭驯化来的绿头鸭或是麻鸭。这俩种鸭子飞行能力强,生长慢,肉质更硬,水分少,烤起来不如小白鸭好吃。
沈渺刚开始试烤北京烤鸭的时候就用李婶娘家养的那些麻鸭烤过了,烤出来那肉干巴巴,香虽然也香,但那肉嚼得打渣,还塞牙,完全不是她记忆中烤鸭的滋味。最后都是自家吃或是给街坊们试吃了,一只都没卖。
再后来沈渺给李婶娘描述了小白鸭的样子,托李婶娘去外城找了几家大鸭场,才寻到的。
小白鸭虽在后世得了个“北京鸭”的大名儿,但实际上人家的一部分先祖是南京湖鸭。历史上顶顶爱吃烤鸭的朱家人,哪怕迁都北京都不忘将南京的鸭子带上,直接来了个南鸭北调。
相传便是明成祖朱棣将这种白鸭带到北京南苑饲养,之后又与北京的白河蒲鸭杂交后,才彻底成的北京鸭。
想想真实历史上,咱八百壮丁起兵从北打到南的永乐大帝声势浩大迁都守国门,这辎重车上还得捆几百只嘎嘎叫的活鸭,也怪好笑的。
宋朝因漕运海运兴盛,如今这小白鸭还叫金陵湖鸭呢,前几年才由南边的商人千里迢迢带到汴京,起初因白鸭漂亮还当宠物卖,此时还只有少量几家专门养鸭的鸭户人家有养殖一些,数量稀少,每斤还比麻鸭贵五文钱。
沈渺为何就看重这小白鸭呢,单看人皇帝搬家都非要带上这鸭鸭便知道它一定有优势了。
小白鸭在金陵是用谷壳和蚯蚓虫子喂养的,不仅肥嫩多肉口感好,它还长得快、体型大,肌肉丰满、羽毛白皙,它那么漂亮还不矫情,不管是南边暖和的天气还是北方干冷的气候都能适应。
从里到外,都?了那长得灰朴朴顶个绿帽、肉少还老的野麻鸭子不是!
不比烤鱼货源充足、草鱼也便宜,汴京城养这白鸭的人太少了,每每听有些食客抱怨烤鸭太少连着好几日买不着了,眼瞅着接预定也供不上,沈渺便渐渐生出自个养的心思。
她之前便开始让李婶娘收小白鸭的鸭蛋了,有多少收多少,再让李婶娘家那些母麻鸭来孵蛋,如今已出壳十几只了,但这样也不是个事儿,自己院子里家养,也差不了多少。
沈渺在冯家做了几回饭,又攒了好些金子了,白白藏在地窖里不安全还没利息,不如拿出来买地、养鸭,开自个的养鸭场。
一家餐馆想壮大,必须要有自己稳定的肉源地。上辈子沈渺也承包了一个小山头,弄了个养猪场,专养跑山黑猪,产出的黑猪肉除了供应自家几个饭馆,还能做成腊肉、腊肠直播售卖,她还弄了个年猪预定,从小猪便开始订出去,让客人自个
挑,再在猪耳朵和猪背上盖章,写明“某某的猪”,隔年猪长大了再帮忙屠宰发货,生意红火。
肉源稳定,菜品便不会因肉质问题出现品控问题,能长期稳定客流,名声和招牌会越来越响。
听闻樊便有自个的羊场、牛场和猪场,占地十几亩,养了几千头。
沈渺不敢自比樊楼,也没此等钞能力,但为了烤鸭弄个小规模的鸭场还是能行的嘛。
风拂动了她的衣衫,让她从鸭场的畅想中醒了过来,她瞟了眼提起郭家神色变得有些小心的谢礼,还是没忍住心里的好奇,于是先走下缓坡,听着脚下衰草随之发出断裂之声,她压低声问那白家媳妇:“那郭家隐匿的田地既然已归官家所有,凭
什么还能使坏不让你们租种?租种官田的人他们都敢闹,不怕官府追究怪罪么?"
白家媳妇也小声地跟沈渺说明原委:“郭家不好惹,他们便住在陈留镇呢,镇上那占了整条街的便是郭家宅子。官家下旨清丈田亩,他家隐匿的四千顷田地全都被登记在册,要多好多好多呢!于是他们家便将附近村里一些薄田、山田、塘田
都舍了,充作官田,听闻在官家跟前还换了个不错的名声呢。
但他们舍了这么多田,便如自家割了肉,明面上不提,哪能不怀恨在心?
村子里有个刚搬来的外姓人不听我们本地的劝,不信邪,跟官府租了这片田和水塘,想着养鱼种稻发家。他却不知,那郭家人在上游还有一大片田 -->>
66、过桥米线